增加体育课是给素质教育加分 每天都将有体育课相伴
增加体育课是增加给素质教育加分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3-12-07 16:50:46 【字体:小 大】深圳的中小学生,每天都将有体育课相伴。体育近日,素质深圳市出台《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教育加分实施意见》,明确要求从明年开始,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、体育高中(含中职)学校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、素质中小学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。教育加分
近年来,增加各地中小学树立“健康第一”的体育教育理念,体育课的素质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课时和教学质量提出了硬性要求。教育加分如北京市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全国首个中小学改进体育工作方案,增加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,体育小学每周至少5节体育课,素质初中每周4至5节,高中每周3至5节。曾被边缘化的体育老师地位大幅提升,体育还被纳入小升初和中考,都传递着体育由副科变身主科的信号。最新修订的《体育法》中,明确“不得占用体育课”,更从法律层面杜绝了“体育老师生病”之类的托词。前不久,“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”的呼声引发广泛共鸣,教育部门发文倡导课间动起来,各地学校纷纷响应。由此可见,让孩子们走出教室、多参加体育运动,已经是全社会共识。
体育欠账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。调查显示,部分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堪忧,近视、肥胖等等都与运动不足有关。孩子身体素质不过硬,不仅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,还可能造成未来国民整体体质下降。把体育老师请回操场,保证中小学生体育课时,既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,也是教育强国、体育强国、健康中国的必修课。体育锻炼多一些,“小胖墩”、“小眼镜”就会少一些。
也有家长担心,体育课多了,会不会挤压学科课时?这样的担心显然没有必要。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孩子身体不好,岂不更加影响学习?各地不仅把体育当主课上,还给体育加课时,是对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学成果的巩固,也是对部分家长教育理念的纠偏。
深圳硬性规定“每天1节体育课”,再次显示紧抓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决心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、健全完善赛事育人体系、形成特色体育育人文化、强化场馆设施供给利用、完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等主要任务,深圳的新规条条指向学校体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目标,并为推动落实提供了政策配套支持,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和好评,不少网友呼吁当地“抄作业”。其实,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的学校已经不少;许多学校还因地制宜,添加了足球、轮滑等精彩课程,吸引孩子们参加,在校园形成了爱上体育、享受体育的健康氛围。
体育的育人价值是最基础、最根本的。身体与心理都健康,才能组成健全的人格。把孩子们宝贵的上学时间大方地划给体育课,是给素质教育加分,更是给孩子健康加油。(辛 音)
【增加体育课是给素质教育加分 每天都将有体育课相伴】相关文章:
2.卷走消费者巨款后失联 深圳5家预付式消费企业被列入信用“黑名单”
3.聚焦网约车、婚介等新型消费 江苏发布十大消保维权典型案例
- 1微信上线新模式!网友:还能这样啊
- 2非法经营数额达198万余元!浙江省消保委对童装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
- 3养殖户看直播买颗粒机掉入“连环套”
- 4五被告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逾2.5万条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公益诉讼索赔17950元
- 5方元:80后村书记逐梦乡村振兴
- 619.9元拍写真付了2万多 法院判决退回部分款项
- 7江西南昌突击检查餐饮企业乱收费 多家知名餐厅被通报
- 8从4楼抛下菜刀获刑6个月!山东首例高空抛物罪案宣判
- 9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
- 10成都市消协推行“透明车间” 现场直播让汽车维修全程“看得见”
- 11非法经营数额达198万余元!浙江省消保委对童装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
- 12人人车等6家二手车网站被四川省消委会约谈
- 13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通信设备领涨
- 14跑路前促销卷走千万预付款 深圳洛德音乐培训公司被立案调查
- 15近六成消费者不满装修质量 浙江全装修住宅消费调查发布
- 16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|13600份家庭档案背后的文明力量
- 17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4天超1500万人次
- 18网购买到劣质商品怎么办、 孩子擅自给游戏充值能否退款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专家教你维权
- 1北京:“致敬先烈仰望崇高”少先队员为英烈站岗活动举办
- 2深圳市消委会三问商家“扫码消费”
- 3广东公布2020年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
- 4川渝两地携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
- 5明日方舟夏活一井黄票获取数量解析与资源计算攻略博士必看指南
- 6婚纱租赁霸王条款涉嫌侵权 福州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成功维权
- 7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《熊出没》《小猪佩奇》等榜上有名
- 8老赖规避“限高令” 非法购买机票被罚万元
- 9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
- 10又现低价陷阱!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
- 11福建通报2020年银行保险消费投诉情况
- 12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调查报告 《熊出没》《小猪佩奇》等榜上有名
- 13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:选购儿童服装“四注意”
- 14刷到“赚钱”商机? 投资4万余元差点“打水漂”
- 15电热水器爆炸致消费者重伤身亡
- 16老赖规避“限高令” 非法购买机票被罚万元
- 17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次主任会议_
- 18大连“然之健身”注销公告期内仍在办卡